|
杭州网店代运营公司,铸淘电商|年收入从一千到百万,这群留守中老年在淘宝直播上找到了“第二春” | 淘榜单摘要:创业不仅仅让她找到了自己的“第二春”,更是为家乡外出务工的年轻人们传递了一份乡情。 文 | 徐蕾 “75前”中老年主播正成为“入淘新势力”,淘榜单第65期,跟你讲述一名“75前”主播老坛泡菜姐的故事。 年近50,江湖人称“老坛泡菜姐”的淘宝主播陈章蓉,3年还在用着老年手机,一年前竟然带着几位留守中老人乡亲做起了淘宝直播,靠卖农特产一年累积了5万名粉丝。创业不仅仅让她找到了自己的“第二春”,更是为家乡外出务工的年轻人们传递了一份乡情。而在她的创业团队内,年纪最大的竟然有80岁。 山里做主播,年销售额过百万 “宝宝们,今天给你们准备的是做泡菜的茭头。” 5月1日早上9点钟,淘宝主播老坛泡菜姐的直播间按时开播,从直播间里可以看到几位头发花白的爷爷奶奶,正在处理一些带着泥土的食材。而其中一位稍显年轻的阿姨,是淘宝直播里拥有五万多粉丝的“网红泡菜姐”。 今天刚好是老坛泡菜姐开播的一年零3个月。而这一场直播的地点却是在距离重庆城区三个多小时车程的重庆市忠县马灌镇,这里大多数住着的都是留守老人。 两年前,年近50岁的老坛泡菜姐还是一名只会使用老年智能手机、下地干活的农民阿姨,为了赚取几十元补贴家用,只能背上30多斤的特产和自己拿手的泡菜,走一个多小时的山路去赶集。这也是绝大多数马灌镇村民们的主要收入来源,但运气不好的时候一分钱都卖不出去。 村民们背着咸菜在集市上卖 在这个偏僻的山村,因为淘宝直播的开始,在老坛泡菜姐和这些村民们的身上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 五一假期时,淘榜单记者从杭州飞到重庆,再坐车至下辖的忠县马灌镇,寻找这群大山里的中老年淘宝主播们。 从重庆到马灌镇,走的是一条宽敞的高速公路,车流和人流一路变少。到达马灌,我们看到虽然村子里都是户户小楼,但人烟相对稀少。 据老坛泡菜姐的弟媳刘梅介绍,“近两年村子里的路都修的很好,连原来回老家的山路也浇成了水泥地。” 但是村子里的年轻人大多数还在外面务工,所以才留下那么多的空房。 和其他的房子不一样,一户宽敞的大门,门口围坐着七八个有着花白头发的老人。大门口立着一个不太协调的三脚架和手机,走近一看,手机居然是处于直播中,这便是淘宝主播老坛泡菜姐的直播间。 老坛泡菜姐户外直播的三脚架和手机 这是泡菜姐开播一年以来搬的第四个场地,进入淘宝直播的一年以来,由于订单量的增加,场地已经从几十平方的老家换到200多平方的三层高楼,新租的这一栋楼一年5000元的租金,对于老坛泡菜姐来说已经是一笔巨额的开支。 半个多小时,直播间已经有6000多名粉丝在线,留言一大堆但是却没有主播在回答问题。淘榜单记者寻遍四周,看到泡菜姐本人却在不远处收购村民送来的原材料。但是粉丝们似乎毫不在意这件事,慢慢的等待泡菜姐来回答。 村民们在门口挑拣食材 一个佛系的70后主播,却吸引了一堆忠实的粉丝,一年多来直播间创造了100多万的销售额,成为了整个村子农特产销售的主要阵地。团队从原来的2人增加到了10多人,而团队的年龄层却也不断的在增长。这也是淘宝直播中大多数农民直播间的现状。 70后入淘创业 老坛泡菜姐本名陈章蓉,是重庆市忠县马灌镇龙肖村的一名村民,村子里五十多户人家,年轻人几乎都在外务工,剩下的便是老人和孩子。而70年的陈章蓉算是村里较为年轻的。 泡菜姐下地做农活 对于这样的村庄来说,村民们换取生活费的方式,便是背着几十斤重的食材到马灌镇赶集,赶集的时间一个月只有几次,而从龙肖村到马灌镇步行需要2个小时。但这却是村民们获得收入的唯一方式,赶集队伍中几乎都是七八十岁的老人。2016年之前,陈章蓉也是赶集队伍中的一员。 2016年全县提倡搭建农村网络,农村淘宝到马灌镇设点,趁着这样的机会,陈章蓉决定挑战自己,做起了农村淘宝的代理人。彼时的陈章蓉只有一部老年手机,连电脑都不会用。边学习边做代理,让陈章蓉开始接触到淘宝,也慢慢学会了使用电脑等工具。 但周围用农村淘宝的人还是少,佣金根本不够维持生活费。“既然学了淘宝,不如开个淘宝店卖卖土特产。” 有电商经验的弟媳刘梅鼓励陈章蓉去开淘宝店,把家里农产品和自制泡菜放上去销售,刘梅远程协助。这也让犹豫不决的陈章蓉安心了许多,2017年开启了店铺“老坛泡菜姐”。 店铺虽然开起来了,但是一个月就一两个订单,彼时淘宝直播已经慢慢兴起,同为特产店、同在重庆的范秀娟秀秀厨房的直播便吸引了她们。观望了一整年,终于在2018年2月,陈章蓉以老坛泡菜姐的名义做了人生的第一次直播。 泡菜姐在直播间直播 第一场直播正值年后豆腐乳的制作期,一部手机一把支架,从下午5点开始,陈章蓉直播自己的制作过程,一直到凌晨两点才结束。一场直播下来,陈章蓉一句话没说,只管自己制作,而刘梅则在电脑上全程跟踪,在评论里回答粉丝们的问题。就这样两个人的远程直播团队开始了。 2人到20人,年纪最大的80岁 为了能够跟大主播错开流量,老坛泡菜姐选择从下午开播,基本是5点到凌晨两三点,一天十几个订单,下播后打包发货,几乎是通宵。虽然很累但是一天却抵上过去赶集一月的收入。 就这样播了两个多月,2018年4月,老坛泡菜姐在淘宝直播上报名参加了一次“早晚市”活动,从晚上11点播到两点,结果直播间竟来了两百多个订单。但是这一次爆发,却愁坏了老坛泡菜姐,因为这一次的订单几乎把家里存下来一个月的食材都给消耗了。 第二天,老坛泡菜姐便到附近的领居家收购新鲜的食材。“你自己也做泡菜,干嘛还要从我们这边买?”,“你这样卖,不要被网上的人骗了,以后收不回来钱。”第一次收购食材时村民们都在质疑,泡菜姐自己心里也有点打鼓。 泡菜姐的泡菜缸 但泡菜姐还是坚持了从村民那边收购的食材用的是现金现结的方式,久而久之,村民们也渐渐的放下了防备,甚至主动提东西到泡菜姐家卖,老坛泡菜姐的家里成为了第二个集市。 随着订单量变大,老坛泡菜姐便将直播间从龙肖村搬到了马灌镇上,而村子里的留守老人们也开始兼职成为了老坛泡菜姐的员工们,农闲的时候就一起坐在门口,洗菜、切菜、挑选质量好的农产品,团队一下子就变成了近20个人的大队伍。 当天户外直播的队伍 最年轻的当属78年的弟媳刘梅,远程在家协助运营。68年的晏阿姨是泡菜姐团队里极少数识字的人,承担了所有订单的书写发放和真空打包。 其余兼职清洗、加工的老人,大多数都是70岁以上,其中有一名头发全白的80岁爷爷,也有老坛泡菜姐的母亲、76岁的“咸菜奶奶”。整个团队从2个70后变成了近20人的老年团队。 母亲咸菜奶奶在帮忙烧柴火 原先在龙肖村,老坛泡菜姐承担了村民们大多数泡菜收购的点,而如今搬到马灌镇之后,马灌镇的村民知道这边收泡菜,也会提上自家的泡菜过来卖。 “其实每次也不需要那么多的食材,新鲜食材泡不完的也就浪费了,但是泡菜姐是全部收购的”,刘梅说道,“许多老人是背了几个小时过来的,看着老人辛苦,泡菜姐为了帮助村民就都收下了。” 包括之前在龙肖村的村民,也会趁着赶集日,将家里的食材送过来。 村子里的销售达人,粉丝们的任性阿姨 老坛泡菜姐的直播间在哪,哪就有货源。 村子里另一位做咸菜的张奶奶,因为供货给老坛泡菜姐的豆豉在粉丝们中反应非常好,也成为了老坛泡菜姐直播间的长期供货商。 泡菜姐和张奶奶一起晒豆豉 去年夏天因为下雨,隔壁村里周老书记家的梨树一下子滞销了几千斤,老坛泡菜姐又立马将直播间搬进梨园,几天时间卖出了一千多斤,成为了大山里的销售网红。“1295(粉丝名称)她先买了5斤,后来又买了60斤,不晓得她怎么吃”。在老坛泡菜姐身上完全没有网红的感觉,依然是那个淳朴的农家阿姨。 周书记和老坛泡菜姐 现在老坛泡菜姐的直播时间是早上9点一直到晚上12点,几乎是记录着这位网红一天的生活。一句从别的主播那边学习的“宝宝们”,带着一股浓浓的重庆味,却让人倍感亲切。而粉丝们则习惯喊泡菜姐叫“阿姨”,而这个阿姨是淘宝直播间里一位不爱说话的“任性阿姨”主播。当天下午,阿姨就因为外面的wifi不好关了直播间,等到傍晚直播间才开启。 即使直播了一年,但老坛泡菜姐对网络设备仍并没有那么熟悉,所以在老坛泡菜姐的直播间里一直都是粉丝帮忙回答问题,或者是刘梅作为客服在回答。“现在就是很想出去帮更多的村民直播卖货,感受下田地里的日常,但是因为村庄偏远,wifi实在太差实现不了。”刘梅说道。 周书记的梨园 一年多的时间,销售已经步入正轨,村民们的疑虑也少了很多,但所有的商品和食材,老坛泡菜姐都是用现金日结给村民的,包括几千斤的水果。虽然有一定的风险,但是老坛泡菜姐依然很开心,“我自己也是苦过来的,当然希望能帮助越来越多的村民变得更好。” 因为地域的特性,只有重庆当地人或者是尝过泡菜的人才会在泡菜姐的直播间购买。许多的粉丝都在直播间根据地域来“认亲”,也纵容和体谅着阿姨的“任性”。在泡菜姐的直播间,五万多的粉丝里,每天有1万多粉丝在围观着家乡的这一抹农味的生产过程。 在年初,淘宝联合淘榜单发布“入淘”新人主播发展趋势中,让人眼前一亮的是,“75前”中老年主播成为“入淘新势力”。而这些主播则是在不同的地区,影响着身边人的观念,为村子里带去少量的增收。同时也从偏远的山村,传递出一份属于自己区域的乡愁、农味。 老坛泡菜姐的团队 下面是淘榜单第65期的淘宝直播主播综合榜、美搭榜及美食榜~ |